宏观经济学2
开头引言:
宏观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联系
首先对于宏观经济学,你需要明白,为什么微观宏观差距那么大,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分别是啥。这会对新的宏观经济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!
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自宏观经济指标衡量到最后一章,总体对宏观经济学进行系统总结:
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
这里就要注意GDP概念以及其5大注意⚠️
以及名义、实义GDP的计算技巧。要注意:实际GDP=名义GDP➗GDP折算指数
“储蓄-投资”恒等式
“储蓄-投资恒等式”分三大部门,但是实际上并不常用。考试知道相关公式以及对应表示方式即可。
失业衡量和物价水平衡量
三类事业人的经典图形出自下面这张图。但是经过我的改编(见上图)可以直接考此图解决失业参与率两大问题!计算时背图即可快速秒杀!
“均衡产出”
上图为两大非常好的方法解决均衡产出模型问题,建议反复看明白。一种是横纵轴的方法,一种是之前说到的收入支出恒等式(这里为事前分析,所以s不一定等于i)
这里注意⚠️凯恩斯定律经常考到,需要记忆。下面开始详细讲解凯恩斯定律:
消费函数
通过C=a+bY,可以通过线性推导出上述图片所有公式。消费边际、平均消费倾向的计算式都完全可以通过定义得出。
所以千万不要背,学会理解,方可在考场上奋笔疾书。
“储蓄函数”与“消费函数”
储蓄函数就类似于上述消费函数,公式都是由定义表示的。
这里注意⚠️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三大易考点!需要背诵记忆,考选择题、填空题经常被考到!而且很容易弄反。
各字母表示+两部门经济收入决定
因为怕大家对于各字类字符看不懂(我第一次看就感觉很烦)就直接把相关的字母以及代表的含义重新写了一遍,如上图。
“两部门经济”考试几率较低,认知即可
“三部门经济收入决定”
据我经验,三部门经济收入决定一般各大高校期末都会出 但是无非是上图三大公式。
我个人总结了一种三部门经济的记忆口诀(见上图),三步解决此类计算题。不需要背公式,看懂此口诀以及对应公式理解即可快速答题
“四部门经济收入决定”
这里注意一下,四部门经济不存在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。实际上,四部门经济在考试中只需要了解推倒即可,以及需要知道:对外贸易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乘数即可。(原因见上图)
*下面开始讲解IS-LM模型,会以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讲解,绝对比老师的上课具有逻辑与清晰。*
投资函数
投资函数成减函数由常识即可知。这里的“e,d”老师上课很少说及,这里详细给出定义。
MEC与MEI以及曲线图
MEC与MEI的考试点一般在:
1.通过MEC与市场利率比较,从而决定是否企业投资,而不会直接通过计算让你去求r。
2.MEI与MEC曲线的差异点以及原因。其余考点上述图片皆很详细了。
“IS曲线”
这里IS曲线考得最多的就是计算题了。记住那个代数推倒的最终公式。基础较弱的话直接通过此公式的数学表达解题。
同样,IS曲线斜率也需要知道,并且会从代数推倒公式得出斜率表达式!
货币需求理论
货币需求理论是经常考的内容,需要背诵定义。
这里注意,货币需求函数需要理解(上图)而不是记忆。
货币供求均衡
货币供求均衡M/P=L时的交点,即为供求均衡。
LM
LM曲线最容易考的点一定会是代数的推倒和计算。一定要好好看懂,最好自己会推。
LM曲线三大区域
LM曲线需要知道凯恩斯区域是接近水平以及原因,而古典区域是利率与斜率无关。
下节章节较难,需要大家认真整理知识点,熟记笔记!我将会把最重要的关键点在这里闸述。
总需求曲线
总需求曲线的含义需要记忆。同时也要会推倒总需求曲线。
对于总需求曲线斜率,我后面会专门花时间和其他知识点相互串联起来!后续将会持续讲解。
总需求曲线移动
本章节研究的是p不变。两大政策扩张收缩将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。
口诀:扩张右,收缩左。
总供给与宏观生产函数
总供给与宏观生产函数的含义+表示需要明白。短期长期图要会画。
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
》》今天处理了一些论文的事情,现在是12:36,本人仍在一边写论文一边更新哈,熬夜也要更!实在不容易!!大家给个关注就行,不用任何的投币打赏。
继续更!
了解了自然失业率,首先要知道自然失业率的推倒方式,并且记住最后的公式。相对的,自然失业率就是与之相对应的。
两大失业的经济学解释,记住定义并且对图进行分析。我将会在后面把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图形给大家表示出来。这里稍微拓展一下自愿失业:w/p表示实际工资。s则表示劳动力,当实际工资较高时,劳动力也较高。而实际的工资只有在E点时的(W/P)*,不符合劳动力较高人的高工资心理。所以这些劳动力高的人自愿失业。
失业的两大原因
对比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,两者间最大的区别是失业的短暂与长期。这里也容易考简答题和含义题目,上图已全部列出。
“失业的影响”与“奥肯定律”
失业的影响常考选择题,熟知并且记忆即可。奥肯定律相对较难,期末考试考的不会太频繁。但是想要学好一定要认真记忆公式与结论ʕ •ᴥ•ʔ
通货膨胀衡量
通货膨胀衡量的定义需要认真掌握明白。同时,要能够区分通货膨胀的三大分类。
外汇与对外贸易
这一部分主要记忆汇率及标价,汇率的改变所对于国家外国的影响。以及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函数要记忆弄懂。知道含义、影响。
M-F模型
首先要知道,本章开放经济研究时P是不会变的。其次,注意三大图:IS,LM开放经济以及蒙代尔-弗莱明模型。这里仔细看图,理解记忆。不能死记硬背!
“经济增长”
这里需要注意,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发展。对于经济增长记忆即可。
“增长核算”
这里注意增长核算的推倒方式。用到的是高等数学“全微分”的知识。通过经济生产函数经过变形,取自然对数ln,再经过分别微分处理后所得即位核算方程。不会推导的建议一定要记住。
然后是促进经济增长政策,四个要点,我放到这里则可以很好结合增长核算的内容进行理解记忆。
(我接下来可能也会更一个专门的数学干货系列。分别对于期末高数线代,考研数学进行系统完善的总结。然后看看反响怎么样。这里先占个坑。
“新古典增长模型”
注意这里的知识体系思路非常独特。先进行假设:没有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,之后又分析具有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。推导形式较为复杂,先进行记忆。
*注意新古典增长模型在部分学校会考的深入,但是很多学校不会太过强求推导。
最重要的此部分如果考到了,一定会重点出给大家。建议一定要记忆下来,反复看。一般出定义题和图形题比较多。
*应用古典增长是本章重点,学长当年选择题最后一大题就是考分析。仔细看。
点赞多多,更新更卖力!
*创作真的属实不易,喜欢一定要点个关注哈 ~❤️❤️❤️*
⚠️每位关注up的同学,今后将会持续获取最新“精华干货”文章通知哦!
并且,后续推出对应各类应对期末方法,如:“线性代数流程”;高数大招考研版+期末版;“英语作文技巧”按套路模版直接秒杀英语作.....等,专门应对and解决各类期末考点。快速节约时间!
关注我❤️ 让你的大学期末远离挂科! !
赞同 1789136 条评论
分享
收藏喜欢
收起
更多回答
真实善良,一技之长
关注
917 人赞同了该回答
凌依Jocelyn
6 次咨询
5.0
14623 次赞同
去咨询
宏观经济学考了98,以下是刷题+自己总结的宏观经济学考点:
1.GDP的名词概念解释(常考,要默)
2.核算gdp的三种方法,清楚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有什么。(选择题)
3.区分消费支出中的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有哪些?(选择题)
4.一定要记得涉及住房就是投资,不管是家庭买住宅,还是企业或政府部门买房都是算做投资。
- GNP、PI等相关概念大概理解和计算公式。(计算题要做)
6.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(简答)
7.名义增长率和、实际增长率公式和GDP平减指数公式(计算)
8.通货膨胀名词概念解释(常考默写)
9.通过膨胀的经济影响(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)简答题
10.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哪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?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(选择)
11.奥肯定律的名词概念解释(默写)
12.边际消费倾向名词解释、公式、符号
13.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(选择、判断)
14.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(选择题有用)
15.资本边际效率,贴现率的名词概念解释(常考,默写)
16.每个乘数(投资乘数,政府支出乘数税收陈述,政府转移支付乘数、平衡预算乘数)相应的公式(选择题考计算、计算题)
17.记住IS曲线代表产品和服务市场,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(考判断)
- IS曲线的推导(考计算题,把几条公式列出来就可以推导了)
19.记住IS曲线的斜率(做选择或判断可以快速知道曲线的变化情况)
20.货币需求有哪三大点?投资动机、预防或谨慎动机、投机动机(简答题,要默写)
21.流动性偏好是指:不管有多少货币,人们都愿意将其保持在手中的情况(判断题)
22.记住LM曲线的推导(计算)、斜率(方便选择做选择和判断题推导LM曲线的变化)
23.记住ln曲线的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的图像(判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在LM曲线的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是否有效果)
24.总需求函数的名词概念解释。
25.价格变动的效应,利率效应,实际余额效应,税收效应(简答题罗列出价格变动的效应有什么?或者考名词解释,问实际余额效应是什么?)
26.总需求曲线的推导(从LM-IS两条公式共同推出,做计算题)
27.影响总需求AD变动的因素(做判断题或选择题,要会判断扩张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,或者紧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)
28.能够画出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总供给AS曲线。(做判断或选择,判断出:在凯恩斯区域或古典区域,当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实施影响了总需求曲线后,国民收入有无变化,相应政策有无效果?)
29.能够画出价格刚性和价格弹性的总供给曲线。(方便就判断做选择和选择)
30.财政政策的名词解释
31.宏观经济政策的4个目标:充分就业稳定物价,经济增长,国际收支平衡(简答题)
32.自动稳定器(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)名词解释
33.挤出效应的名词解释
34.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?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,再贴现率(简答题)(要像做名词概念解释一样解释这三个词,并且相应列出:经济萧条时,中央银行做了什么,会怎么样?经济繁荣时,中央银行做了什么会怎么样?)
35.基础货币(高能货币)有哪些?法定准备金、超额准备金、库存现金、流通中的现金。(简答)
36.货币乘数的公式。(选择题要做计算)
37.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名词解释,弄清他们两者的区别(做判断题)
总需求)—总供给模型
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
汇率